网红司马迁被时人误读的人生
发布时间:2019/4/11 10:32:20  点击数:1347
0


关注  陕西韩城旅游微信  你才不是古城的过客


吾城 | 有故事的韩城  有味道的旅程


  与赫赫有名、头顶耀眼光环的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飞将军李广相比,生活在同时代的太史令司马迁,简直可以用悲惨来形容。翻开他的人生历程,从头到尾都写着两个大字,这就是:误解。


油画《司马迁》牧源作


被乡党误解


  司马迁出生在家乡龙门。龙门本是山名。黄河在穿过禹门口时,“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唯神龙可越,故(禹门口)曰龙门。”钟灵毓秀的龙门锻造了司马迁刚正豪迈的性格,让他从小就显得与众不同。


  司马迁的少年时代是在家乡度过的,他“耕牧河山之阳”,与农夫和牧童为伴。司马家族“世典周史”,对史学怀有深厚的感情。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非常渊博,他对“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的状况感到十分痛心,终生都致力于撰写一部古今通史,使之成为史学的开山之作。司马谈从小就对司马迁寄予厚望,完全按照一个史学家的标准培养司马迁。


  10岁时,司马迁便开始习诵古文。这里说的古文是指大篆。大篆又称作籀文,是周代史官教习学童用的。对于一个生活在汉初的乡村孩童,读书习字已经够另类的了,更何况是终日捧着一叠籀文刻写的竹简。于是乎,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学习中,这个奇迈的少年不觉与乡党间拉开了距离。


  “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在乡党们看来,这个高才自负的少年神气、冷峻,目空一切,他喜欢读写着奇怪字体的竹简,喜欢听家乡那些老掉牙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喜欢饱览故乡的山河名胜,他的一举一动都无不给人怪怪的感觉。少年司马迁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切,但他将这一切都悄悄压在了心底。


被同僚误解


油画《司马迁》牧源作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参加完新历庆典仪式,便急切地投入到《史记》的编修工作之中。上大夫壸遂对此很不理解,问司马迁:“你说,从前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司马迁回答说,孔子之所以作《春秋》,是为了考察变乱败亡。壸遂不依不饶,说:“孔子在世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所以撰写《春秋》。他说的都是些关于礼的空话,只不过帝王把它当作宝贝罢了。现在社会清明,上有圣明天子,下官恪尽职守,秩序井然,你还有什么阐述的必要呢?”


  司马迁解释说:“是你说的这样,但又不完全是这样!况且史书并不局限于讽刺,还可以载录帝王盛德,臣子功业,论评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作为一名太史令,若弃置天子盛德而不予记载,埋没功臣、世家、贤大夫的功业而不予载述,违背先父的嘱托,那我的罪过就大了。”


  虽然早在共和元年中国历史就有了明确纪年,但是直至《史记》问世之初,史学还包含在经学之内,人们并未认识到存史的重要性。既然有《春秋》在,著史还有什么必要呢?我相信在大汉朝,和壶遂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