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专家建议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布时间:2018/8/24 20:01:30  点击数:1268
0


8 月 19 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正定县政府组织国家、省文物专家召开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

这次论证会邀请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乔梁,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天津市人民政府参事陈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魏坚等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以及河北省文物局专家组研究员乔登云,高建强、王会民、张春长等参加考察论证。

与会专家到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进行了现场考察,并听取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开元寺考古队项目负责人陈伟关于该遗址 2017 年度考古发掘工作和 2018 年度考古工作计划的汇报,随后进行了研讨论证。

正定县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北魏始,一直作为郡、府、州、县治所所在。据历史文献记载,正定建设城墙最早始于十六国时慕容恪所建的安乐垒。唐代宝应年间,城址稳定于现址,其后在五代、宋、元、明各代均有扩建及整修,现存城墙基本保留了明代正定古城的风貌。正定在唐五代时期被称为真定,作为成德军治所所在地,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唐五代时期的真定古城城高池深、佛寺林立,这一时期是正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鼎盛时期。本次考古发掘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发现了唐代开元寺遗存和晚唐五代时期的真定古城子城城墙,使我们得以更清晰地认识这一时期真定古城的历史风貌。

开元寺为正定八大寺之一,坐落在正定城中心偏南燕赵南大街西侧,始建于东魏,唐代改名为开元寺。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正定城内现存寺院中始建年代最早的寺院,寺中塔和楼相对称的平面格局,被誉为我国现存寺院中之孤例。

开元寺南广场遗址位于正定开元寺的南侧和西侧,面积约 12000 平方米。自 2015 年 8 月起,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开元寺南广场遗址开展了考古勘察,勘察期间发现了夯土城墙、沟渠、房址等重要遗迹现象。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 4 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2016 年度发掘面积 1035 平方米,2017 年度发掘面积 844 平方米,2018 年度计划发掘 500 平方米。发掘工作采取坐标系统、调查、勘探、发掘、文保、科技考古等方式进行,主要围绕历代开元寺建筑布局、晚唐五代时期夯土城墙、唐五代宋金至明清时期居民生活遗存三个重点进行,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资料。

通过此次考古发掘,发现开元寺南广场遗址文化层厚 3 — 6 米,共划分为十个文化层,分属于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七个历史时期。首次发现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 7 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层叠压。文化遗存丰富,共发现遗迹 185 处,出土可复原器物 5726 件,主要分属于以下三个系统:开元寺寺庙建筑系统、晚唐五代时期城墙系统、宋金至明清时期民居建筑和街道系统。


始建于东魏并于唐代更名的开元寺应当是开元寺南广场遗址内最早的文化遗存,本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唐代开元寺的池沼系统和金元时期开元寺南门、南墙和门前道路。完善了对开元寺布局的认识。

唐代开元寺池沼范围在金元时期开元寺南墙之外,金元时期开元寺南墙在现今开元寺南墙之外(明清时期开元寺无南墙,范围与现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