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

首页 新闻 美图 城视 城市 @城市

驿使嘉峪关,踏丝路千年

点击数:2002 发布时间2023/3/24 11:12:59


关山南北共争雄,云压缭垣雪压峰。黄昏宿燕归来晚,怨锁双扉鸣漠风。

在嘉峪关,千山皓雪,万里黄沙,魏晋壁画墓就坐落于此,驿使图画像砖寥寥数笔,传神地刻画出1600多年前西北边疆的邮驿情形。驿使头戴黑帻身穿右襟宽袖衣,足蹬长靴,手持凭信。而画像砖上特意没有画出他的嘴,据说是为了表明昔日驿传的守口如瓶。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通往西亚和欧洲的道路,开始有了最初信息的传递通道,自古至今,传递公文、信件,邮驿被称为国之血脉,中国也是世界上驿传最早的国家。

曾经驿卒飞驰的驿道,都已湮灭在岁月中,画像砖的色彩却从未消退,邮驿使骑在红鬃马上,许是从魏晋出发,为我们送来远古的讯息。



《驿使图》壁画砖的发现很偶然,20世纪70年代,一个牧羊人无意间的发现,揭开了嘉峪关新城古墓群的挖掘序幕。1972年-1979年,甘肃省文物部门先后8次,共挖掘13座古墓。其中8座是彩绘壁画砖墓,共出土壁画砖660块,俨然一座“地下画廊”。

这些画像砖除军事题材外,绝大部分都是一砖一画,笔法简练,形象生动,系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俗、科技等内容,其绘画以中国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早于莫高窟艺术。其中嘉峪关新城古墓群的5号墓是墓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后来整体搬迁到兰州,在甘肃省博物馆内复原。而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的“驿使图画像砖”正是出自于5号墓。



驿使图画像砖是反映我国古代邮驿最早的绘画作品。1982年,邮电部以驿使图为原型,发行了一枚面值一元的小型章纪念邮票;1995年,驿使图又代言邮政储蓄绿卡,悄然成为中国邮政的形象大使。从此,策马飞驰的驿使形象深入人心。

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我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达两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这首诗形象地描绘出了驿使风驰电掣般驰送文书的情景。同时,我们还能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读到关于“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的各种精彩描述。

中国古代的邮驿是国家为传递政令、军情而专设的机构,供驿使食宿、换马的驿站,它服务于官府,也为平民邮寄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人在动乱的年代,能等到一封远方亲人的书信,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可见在当时的邮驿,承担了起了国人家书传递这么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也可见当时河西走廊的“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的壮观景象!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