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近日
短视频“扬州敲背组曲”
在网上爆火
视频里师傅的手掌起落如飞
原本略显粗犷的敲背声
被拆解成了四种击打节奏
师傅的手掌化作“鼓槌”
毛巾则化作“独门乐器”
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
“敲个背都好有仪式感”
“很想被敲”
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扬州的“水包皮”文化
最早的家庭浴室在这里
中国沐浴史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家庭专用洗澡间模式出自扬州汉广陵王刘胥陵寝中。在汉陵苑主墓室西厢第五进内为近十平米的洗沐间,内设完整无损的双耳铜壶、铜浴盆、擦背用的浮石、木屐、铜灯、圆漆浴凳等全套洗浴设施。可以想象,当年广陵王刘胥宫内所设洗浴间,定会比墓室中的洗浴间还要豪华百倍。沐浴间紧靠主人起居卧室,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今扬州人讲究清洁、嗜好沐浴,追求隐秘安静、周到舒适的沐浴环境。
此外,从扬州西湖镇蔡庄出土的五代墓中,还发现了不少三条腿、四条腿的方形水浴凳。从中可以看出,沐浴对五代扬州人来说,已经十分普及了。
“水包皮”是扬州人的“乡愁”
扬州的老浴室里,大炉膛烧烫了热池,水和蒸汽裹住每个浴客,世间烦恼此刻都可暂时抛却……扬州人用数百年时间在浴室里演绎出极具仪式感的程序。
完整意义上的扬州搓背,包含“擦背”“烫背”“敲背”三部分。和北方搓澡师傅的大开大合相比,扬州师傅的手法更加细腻婉转、精细体贴,讲究“八轻八重八周到”。
扬州搓背早已超出清洁身体的意义,有经验的师傅要根据顾客的体质、皮质及油脂程度决定用力大小,搓背的舒服程度甚至还取决于从身体上敲出的节奏是否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