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2025年新年伊始,我国文旅市场呈现活力四射的景象。海内外游客新年“双向奔赴”,为旅游市场注入热度和活力,共同开启新一年文旅市场“开门红”。
“南北互跨”持续火热
2025年元旦假期,飞猪平台高星级酒店、出境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超过30%、80%;同程旅行平台酒店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七成,其中黑龙江伊春、新疆克拉玛依等地酒店预订量增长明显;春秋旅游国内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了约三成。
撞古寺铜钟、赏舞龙舞狮、品非遗越年素面、观文艺展演……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斯日古楞大叔,来到上海市徐汇区龙华广场区域参加“上海新年第一游”活动。他兴奋地说:“从冰天雪地的老家,到南方城市旅游,文旅活动太丰富了!”
“上海新年第一游”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今年的活动上,来自德国、日本、斯洛伐克、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境外游客,以及来自辽宁、吉林、山西、内蒙古、广东等地的国内游客,与上海市民欢聚一堂。
上海市“今潮8弄”蛇年灯会的国风巡游表演。记者 王翔 摄
“自‘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人们参与传统文化体验的氛围更加浓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处长陈平介绍,2025年元旦至春节期间,上海将有百余项非遗体验活动将拉开帷幕,遍布16个区,预计各类文化活动还会进一步丰富,满足海内外游客需求。
斯日古楞的家乡呼伦贝尔则因“冰天雪地”吸引了国内各地冰雪“发烧友”。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正热火朝天开展,呼伦贝尔将安排举办81项冰雪类赛事和文化旅游活动,让更多人踏上冰雪、感受冰雪、享受冰雪。上海市民许双利用新年假期加调休假,如愿来到呼伦贝尔滑雪。
冰雪消费正呈现“四季热”“全国热”的新趋势,不少游客“为冰雪赴一座城”。近日在冰雪旅游“顶流”之一的哈尔滨,双层观光巴士“开跑”,沿途串联起松花江观光索道、中央大街、索菲亚广场等地标。车站服务人员参加了英语口语培训,以便能与海外游客顺畅交流沟通。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日前发布《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介绍,2023年至2024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为4.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5247亿元,人均消费为1220元。在政策红利、需求释放和供给创新等因素激励下,预计2024年至2025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超过6300亿元。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综合城乡居民出游意愿、旅游供应链恢复程度、旅游投资创新、旅行商采购等先行指标,旅游市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等趋势性指标,2025年我国旅游经济会有更为乐观的预期,取得更高质量的发展。
“国内出游人次、旅游总花费、节假日出游距离、目的地停留时间、新增就业人员、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旅游景区、度假区、旅行社、星级酒店、等级民宿等旅游市场经营主体数量,以及入出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等主要指标有望全面创下历史新高。”他说。
国际游客明显增多
随着中国不断优化免签政策、完善移动支付,绝大多数景点实行免预约,“China Travel”吸引力持续提升,各大城市里“打飞的”来短期旅行的国际游客明显增多。
“中国面向斯洛伐克游客推出入境免签政策,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斯洛伐克游客马里安和女友游览北京后,在上海跨年,又马不停蹄前往黄山登高。他们期待来华已久,免签政策成为加快安排行程的“催化剂”。
携程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1日,我国入境游整体订单同比翻倍,其中来自韩国、日本的入境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215%和145%。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是入境游客偏爱的目的地。
韩国游客李世英在海外社交媒体上输入“Shanghai Travel”便收集到无数条“必去清单”,她采纳网友建议去了外滩、上海迪士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