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文化

巳巳如意,在扬州赶紧来一场“寻蛇记”……
发布时间:2025/1/28 14:14:01  点击数:224   
0
播放 停止

蛟龙去,灵蛇来

今天就是除夕了

终于盼来了乙巳蛇年

在此新旧交替之际

小编祝愿大家~~

新年快乐,巳巳如意!

瞧,此刻的古城扬州

已悄然变得很有意“巳”

街头巷尾、年俗物件里

究竟藏着哪些与“蛇”有关的小惊喜?

跟着小编一探究竟吧~~

图片

蛇文物

01

双人首蛇身俑



扬州双博馆的门厅,迎面竖立着一件大型雕塑,这是仿五代双人首蛇身俑而制作,象征古代神话中伏羲和女娲的神秘现象。该五代木雕双人首蛇身俑1975年出土于扬州邗江蔡庄杨吴寻阳公主墓中,这是一件馆藏珍宝。

这件神怪俑,通高23.8厘米,两端左右上方为侧面人首,两颈相交后,人首分别面向左右。人首双目垂闭,表情安详,长发飘逸。合体蛇身,呈圈状竖立。蛇身下置木制的长方形托扳,确保木俑竖立的姿态,整个神怪俑,呈现出简洁大方、深邃肃穆的随葬品典型风格。



双人首蛇俑出自《山海经》:“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雏,人主得而飨之,伯天下”。蔡庄五代大墓为杨吴皇室之墓,用双人首蛇身俑作陪葬物,意味着当权者死后仍企望拥有权力和富贵的思想。

02

灰陶双人首蛇身俑



在隋炀帝陵博物馆内,也可以看到“双人首蛇身俑”,但其并不是木质的,而是灰陶的。

2013年在扬州曹庄隋炀帝墓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从墓中清理出了这件“灰陶双人首蛇身俑”。2014年4月,在隋炀帝墓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后,扬州举办了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灰陶双人首蛇身俑”引发广泛关注。与扬州双博馆中“双人首蛇身木俑”相比,这件“灰陶双人首蛇身俑”的造型不一样,双人并没交缠而立,而是面对面,双手撑在地上,身体向上卷起,蛇身将他们连接在一起。

考古专家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扬州发掘了多座五代时期墓葬,蔡庄、三星和蚕桑的五代墓中均出土了人首龙身和人首蛇身俑。这种形象常见于汉画像石上,人首蛇身相交绕的,皆为伏羲、女娲像。在这些图像中,伏羲和女娲的神像都是被描绘成人体蛇躯蛇尾的形貌,他们或双手捧着太阳和月亮,或手中分别执着规和矩,下体的蛇尾有时也画成龙尾。

03

石线刻四神、星象图墓志盖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