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文化
发布时间:2015/8/3 14:05:58  点击数:1901
0

语言是人类是最特殊的,也是最重要的文化符号,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忠实记录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把自己认识世界的成果和生活本身用语言文字这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巩固贮存下来。作为北方方言的一个组成部分,石家庄方言不仅没有独立的文字系统,甚至连单个的方言用字也没有,因则石家庄方言缺少依靠字形、字的构造等反映的民俗和文化特点。语音方面,石家庄方言而有有中有比较特殊的情况,如深泽、无极古清人今归阳平等。深入研究这些现象的来龙去脉,可能会有助于我们了解石家庄各市县历史上发展演变的情况。石家庄方言的语法与普话大同小异,除个别内容可能与人们的文化心理有关外,石家庄方言中反映民俗和文化的主要是词语。下面的内容中除有关“俺”“我”的使用属于语法外,其余的不妨就直接称之为石家庄方言的民俗文化词语。

在石家庄方言中,“俺”是第一人称复数排除式,“我”是与之对应的单数形式,但与普通话“我爸”“我妈”“我家”相对应的却是“俺爸”“俺妈”“俺家”;即使是独生儿子向别人介绍自已的父母时也要说:这是俺爸!我是俺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吕叔湘先生说过:“在过去的中国封建社会,家族的重要过于个人,因此凡是跟家族有关的事物,都不说我的、你的,而说我们的、你们的(的字通常省略)。”这说明,人们之所以把“我爸”称“俺爸”,与他们的传统文化心理有关。

石家庄方言中的民俗文化词语可以分两大娄,一类词语就是直接用于记录某种民俗文化现象的,它们对民俗文化现象的反映是直接的;另一类则是在词语记录的现象背后隐含着一种民俗文化特点,下面的例子中,前十三例属于第一类,后面的例子属于第二类。

对月贴: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后,在将要迎亲的前一个月,男家用以告诉女方迎娶日子的贴子,也叫“娶嫁贴”。

娶客: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娘的男方女亲属。

走马宴:迎娶新娘时,新郎到女家行礼后,女方家设宴款待男方,称走马宴。

回门:婚礼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家,新郎拜见岳父岳母,称回门。

住六:婚礼后第六日,岳父岳母请姑爷、姑娘回家,称住六。

官客:婚礼仪式中的指挥人员,男女双方各有一位。

崩穷:早起清扫庭院、放鞭炮叫崩穷。

恨穷:一天粗茶素食叫恨穷。

避穷:全天停止走亲访友叫避穷。

垫背钱:人死后,人殓之前子女向前棺材中放置的铜钱和硬币。

打狗饼:放置在死者衣袖内的小面饼,让死者走向阴曹地府的道儿上遇狗咬时喂狗用。

三牲:祭祀死者的鸡、鱼、猪头。

顶七:人死后,生者为其所作祭祀仪式中一种,每七天烧纸一次,一直烧到七七四十九天,称为顶七。

成亲:成亲即结婚,管结婚叫成亲,反映了过支婚姻上的强迫包办,漠视子女利益、漠视个人情感,把家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特点。

送果子:即已经定亲的男方向女方家“送彩礼”,以“果子”充彩礼,反映的是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

相谊亲家:不需要媒人而由男女双方的老人出面直接议定儿女婚事的,“面议”双方互称“相谊亲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婚姻过程中不合理的一面。

老爷儿、老母儿:即太阳和月亮。这样称呼太阳、月亮,反映的是人们对它们的敬畏。

天狗吃日头,天狗吃月亮:即日蚀和月蚀。这反映的是人们对自然现象认识水平的低下和对神怪的迷信。

洋茄子、洋胰子:即西红柿和肥皂、香皂。把西红柿叫洋茄子,把肥皂、香皂叫洋胰子,可以说明如下几个问题:首先茄子和胰子是得天独先于西红柿和肥皂、香皂而存在于人们共同之处的;第三,人们对西红柿和肥皂、香皂的来源是不明了的,只知它们来自遥远的异国。

郎猫儿、女猫儿:即公猫和母猫。把用于人的郎、女用于猫,反映是的人们对猫的宠爱。

跑茅子:即腹泻,说得更具体一点儿就是因腹泻而需要跑着上厕所,反映的是厕所与住处应该有较远的距离,主人所居绝不是如今的单元房。

掌柜的、当家的、家里的、做饭的:夫妻当中女方称男方为掌柜的、当家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