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16日晚,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 “以师带徒·薪火相传”经典折子戏专场暨李政成收徒仪式活动在扬州戏曲园举行,在众多嘉宾的现场见证下,扬州扬剧研究所所长李政成,再次收徒。
李政成再度收徒
中国戏曲是中华文明的一块瑰宝,源远流长,传承至今。无论是一个剧种还是一个剧团,人才的培养决定着艺术的高度。16日晚,扬剧艺术再传薪火。
李政成是扬剧艺术的当代领军人物,他不但摘得“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国内三大戏剧奖项,更是将扬剧艺术带上了全新的高度。在培养扬戏剧后辈人才上,李政成殚精竭虑,近10年先后培养了6批扬剧表演班、4批淮剧表演班、1批丹剧表演班,2007级扬剧班学员中有13人进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本科阶段、1人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和深造,这些年轻骨干目前逐渐成长为各剧种的中坚力量。
2016年,李政成收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张艺瑾、游佳琦,高邮市扬剧团李华俊,仪征市扬剧团王永成为徒。2024年6月16日,他又收扬州市扬剧研究所优秀青年演员徐梦雪、江苏省淮海剧团优秀青年演员马志晨、兴化市淮剧团优秀青年演员缪子凡为徒。
“扬州培养了李政成”
舞台上,师父李政成、师娘葛瑞莲端坐在两张太师椅上,三位新徒弟行礼拜师,气氛庄重严肃。随后,首批徒弟上台,在大弟子张艺瑾的带领下诵读师训:“做人为本,品德立身,艺术为根,潜修学问……求新思慎,持之以恒,戏曲繁盛,代代传承。”
面对几位徒弟,李政成语重心长地说,如今是中国戏曲最好的时代,希望徒弟们不仅学艺,更要做人修身。徒弟们对待艺术要严谨认真,不要想着抄近路。师父会对徒弟负责,只要徒弟有足够的热爱,师父愿意尽全力帮助徒弟进步,师父会的师父教,师父不会的就请其他师父来教。
按照梨园行的规矩,李政成收徒,必须要向自己的师父裴艳玲汇报。16日晚,中国国宝级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也来到了现场,裴艳玲一亮相,就用手指指了指李政成,并竖起了大拇指。
裴艳玲说,她坐了6个多小时的动车来扬州,就是不想错过李政成的收徒仪式。李政成是在获得“梅花奖”参加“梅花奖艺术团”后,才和裴艳玲相识并拜师的。这些年,看到李政成一步步走到今天,裴艳玲内心无比欣慰。她说,是扬州培养了李政成。第一次来到扬州时,她看到扬剧排练厅比较简陋,后来扬州的领导们都很关注扬剧的发展,每次来她都看到扬剧的新气象,没有全体扬州人的关注和呵护,就不会有今天的李政成和扬剧,扬剧演员们要永远记得这个时代所赋予的恩情。
师徒登台同献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