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文化

扬博观展|龙行“浙”里——浙江出土恐龙化石特展
发布时间:2024/7/10 14:12:16  点击数:441   
0
播放 停止



恐龙,一种来自亿万年前的古生物,自它的足迹被发现,人们便不断探寻,揭开了“陆地霸主”的神秘面纱。

2024年暑假,一群白垩纪的恐龙从浙江走来,停踞于扬州博物馆,为大家展示真实的“恐龙时代”。



Dinosaur

展览名称:龙行浙里——浙江出土恐龙化石展

主办单位:扬州博物馆 浙江自然博物院

展览时间:2024.07.10—2024.09.10

展览地点:扬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位于东亚大陆边缘,陆域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6万平方千米。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蕴藏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尤其是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立的浙江长兴煤山长兴阶顶底界剖面、常山黄泥塘达瑞威尔阶底界和江山碓边江山阶底界剖面等四枚国际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俗称“金钉子”),白垩纪的恐龙化石、二叠纪的鱼化石、第四纪文化遗址中的动物遗骸等,在世界上颇具影响。

为普及恐龙知识,展示恐龙化石的发掘、研究和保护成果,扬州博物馆携手浙江自然博物院举办“龙行浙里——浙江出土恐龙化石特展”。展览通过对恐龙蛋化石、恐龙骨架复原模型、微缩复原模型、标本翻制模型等的陈列,系统讲述恐龙的生存与灭亡,再现真实、神秘的恐龙世界。

2024年暑假,龙行“浙”里,一起来探险吧!

重点展品

丽水浙江龙





丽水浙江龙于2000年由浙江自然博物院与丽水市博物馆专业人员在丽水莲都区白前村发现并挖掘,化石包括椎体、腰带和后肢等部位化石。2007年,经研究命名为丽水浙江龙。浙江龙体长4–5米,四足行走。浙江龙的尾椎保存几乎完整,尾巴末端没有尾锤,属于甲龙类的结节龙科,是亚洲最早研究的结节龙科恐龙,也是亚洲少数几种属于结节龙科的恐龙之一。



丽水浙江龙化石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