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扬州非遗的魅力,
就在于它能让人沉醉其中,
无法自拔。”
8月29日晚上十点多,
曹新松用这样的话结束了
当天推介扬州玉雕技艺的直播。
曹新松,42岁,来自宿迁,从小热衷美术和做手工,很小的时候就能用泥巴捏出动物的形状。1998年,走出初中校门的曹新松陷入了两难境地。“一心想学美术专业,虽然专业课成绩过了,但文化课差点。”曹新松说,在继续上学重考和外出闯荡间,他选择了后者。
1998年的夏天,曹新松从亲戚那了解到扬州玉雕技艺,“一见钟情”的他背着一个行李包就来到了扬州,经人介绍进入了当时的扬州玉器厂做学徒。
初次接触玉雕的曹新松还闹了个笑话。“老听人说‘洗玉’,我就纳闷了,玉石在水里洗洗就成形了吗?”回忆起第一次与玉“相识”,曹新松说道,得知要用美术思想对玉石进行构思、作图,再按照图案进行雕刻,他一下起了劲。“我擅长的不就是美术嘛!”
自打做学徒工,只要有时间,曹新松就会缠着玉雕老师傅学习玉的知识。识玉、辨玉、切割、设计、雕琢......出于喜爱和爱钻研,曹新松在扬州玉器厂得到了不少大师的指点。入了门的曹新松并不知足。他说:“仅仅学会是没用的,只有泡在玉器里,才能提升自己的技术。”
这一“泡”就是六年。2007年,曹新松决定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成了湾头镇一个经营玉器雕琢和销售的个体户。十年后,为了让自己腾出手来专心搞玉器设计和雕琢,他在湾头于文华创意园内注册了扬州缘来有玉玉器有限公司。
走进曹新松的店内,橱窗里的“火箭升空”摆件非常扎眼。传统的玉器店摆放的多是文人山水、吉祥花鸟、历史典故等造型的玉器,如此“现代化”造型的玉器几乎不会出现。
“现在的年轻人对玉的要求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更看重意境,而不是繁琐的线条。”曹新松说,要让非遗吸引更多年轻人,也要适当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他改进了雕刻手法,减少线条的使用,注重意境的结合,并用年轻人的思维对玉石进行构图和雕刻。
在曹新松的店里,蘑菇、卫星、宝剑、风车等“异性玉”还有很多。“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扬州玉雕、爱上扬州玉雕、传承扬州玉雕。”
提起扬州非遗,双手难数。作为扬州主城区的广陵更是承载着众多非遗项目。近年来,这些非遗项目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来到扬州,感受非遗、了解非遗、推介非遗。
“您看,这款香膏就这样轻轻涂抹在手腕处,香味持久又淡雅。”位于仁丰里的一家谢馥春加盟店中,负责人尹仲夏正耐心地向游客介绍手中香膏的优点。
别看尹仲夏才36岁,她已经是谢馥春20多年的“老粉”了,从十几岁就开始用谢馥春的香膏和香粉。“我非常喜欢谢馥春的清香味,但家在泰州,只能托扬州的亲戚购买。”尹仲夏说,参加工作后,她经常赶来扬州购买谢馥春的产品。